行業資訊
相關資訊
聯系我們
咨詢熱線:
0731-8273 9266
企業郵件:info@topsflo.com
企業傳真:0731-82739255
企業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振華路519號國際創新城15棟
3月1日下午,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National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建設推進會暨共建座談會在北京召開。


會議聽取了北京市科委、北汽集團關于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建設進展情況的匯報,并對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工作進行了研究和部署。此次推進會的召開標志著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進入全面加速建設階段。


2018年1月,科技部發布了《科技部關于支持建設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的函》,同意北京市政府在京設立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創新中心”)的提請。這是繼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之后誕生的第二個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同時也是汽車行業首家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
開放技術創新 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國內車企在新能源汽車技術上已出現了共享的趨勢,各車企之間的合作已經展開。去年10月,京津冀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創新聯盟在京成立。成員單位已超過70家,業務范圍涵蓋新能源汽車行業組織、整車及關鍵零部件制造、充電樁建設及運營、分時租賃、金融投資等京津冀地區多個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領域。且在去年底21家企業聯合創建的國汽智能網聯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也正式創立,該公司的股東橫跨信息通信企業、整車廠、零部件供應商、國資委直屬機構、互聯網科技公司。
盡管如此,與其他行業多元融合發展相比,汽車產業的合作仍不夠成為體系,僅僅局限于點對點的合作。業界呼吁,只有在技術創新上開放,才能打破現有的商業格局。
同時,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盡管目前中國品牌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一家獨大,但到2025年之前,大眾、福特、日產、奔馳、寶馬,僅這5家跨國公司就將有141款新能源汽車車型投放中國,而這5個品牌的計劃僅僅是未來200多款跨國品牌中的一部分,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將面臨巨大挑戰。
中汽協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為79.4萬輛和77.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3.8%和53.3%。在純電動汽車市場上本土車型的銷量接近100%,在插電式混合動力市場,跨國公司的占有率也僅為2%。但是低端產品過多、高端產品過少,續航里程、技術安全等問題制約著我國新能源汽車從大國向強國邁進。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志新表示,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的成立,不但有助于北京市建設“高精尖”經濟結構,構建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也有助于提升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核心競爭力,助力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引領世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實現我國“汽車強國夢”。


打造世界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的策源地
按照科技部的有關要求,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要體現國家戰略導向,突出高端引領作用。要圍繞新能源汽車產業重大需求,加大重大關鍵技術源頭供給,打造世界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的策源地。
科技部明確提及,創新中心由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的北汽新能源牽頭。此前,北京市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已在位于亦莊的“中國·藍谷”掛牌,此次國家級創新中心的申報正是基于北京市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
與以往地方性質的研發中心不同,國家級創新中心作為一個極具開放性和包容性的創新平臺,將通過建立“共商、共建、共享、共用”的開放機制,打通從資本、科研到生產制造的各個產業鏈環節,重新定義傳統意義上的技術創新中心,從技術研發的創新鏈條,上升到生態系統建設的產業鏈條。
據悉,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首批聯合共建方包括北汽、吉利、比亞迪、百度、奇虎、寧德時代、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科院電工所、華北電力大學、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等21家,囊括產、學、研各個領域,涵蓋新能源汽車領域上下游產業鏈優勢資源,包括整車制造企業、電池生產企業、互聯網企業、科研機構,以及產業投資類企業。
依據規劃,創新中心以電動化、智能化、生態化為發展方向,按照2020年、2025年、2030年“點——線——網梯次推進”的三步走計劃穩步推進;并要加強跟蹤評估,適應全球科技創新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新態勢,及時動態調整建設目標和任務安排,始終保持技術中心前瞻性和引領性。
在創新中心的落地實施中,北京市政府將發揮統籌協調和組織推動作用,在政策、資金、人才、土地、基礎設施等方面提供支撐和保障??萍疾恳苍诳萍家巹潯㈨椖堪才?、平臺建設、人才培養、政策試點等方面提供支持。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汽車電子水泵,新能源汽車電子水泵